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我早上起床后和空闲的时候总是习惯打开手机,让尚未清醒与无所事事的自己完全曝光在低质信息流的冲击中,一点点划着多巴胺带来的廉价快乐,一遍又一遍点击着刷新按钮,让算法充斥自己的内心。
一天天过去,感叹时间过得真快,却又缺失时间流逝的具体印记,每天很大部分时间就是陷于碎片化信息的狂轰滥炸中,几周甚至几天前的事都记不太清楚,往往在天黑的时候感叹:“一天又过去了”,不仅可悲,更是可怕。
最近一个月借着新买相机,我尝试将流失于被动接受信息的部分时间用于户外活动,去探索湖区沙滩和林地,第一次发现近在咫尺公园的美好,与人交流,与动物对话。
photo 加载中

昨天在B站看到一个视频,讲述在这个快节奏的信息爆炸时代是如何应用“人生的三本笔记本”。这即是我的第一本“晨间随笔”的第一篇内容,可能也是最长的一篇了(笑),写一些所思所想与今天要做的事。第二本是“杂记本”,我的理解是记录获得的碎片化知识与瞬间的灵感。第三本记录每天一个值得讲述瞬间的“人生作业”我感觉定位和第二本重合,故个人只用了两个笔记本。
我们越来越习惯于被动接受精心设计的算法的投喂,让他人调动我们的情绪,刷无聊尴尬的短剧,在引起争论的热点下发出一条被废物阿瓦隆系统自动删除的观点,让无形的力量左右自己的情绪,妨碍在创意项目上的进展,导致自己睡眠受到干扰,感到不快乐。
我想让自我回归自我,让自我感受自我。从今天开始,我希望我能坚持。看计划好久都没能看完的夏目漱石先生的一些著作,阅读绿色建筑和乐风编曲入门的书籍,静下心完整听完几张喜欢的专辑,在感兴趣的领域持续学习,拥抱大自然,与内心对话。
comment 评论区
star_outline 咱快来抢个沙发吧!